:::
201911/01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10月31日晚間在萬榮鄉西林村辨公室辦理「壽豐溪集水區長期監測成果」說明會,向西林部落民眾說明壽豐溪中、上游河道土砂長期變化趨勢、集水區內山林現況及相關防災知識,同時傾聽在地居民的意見。說明會也放映林管處所拍攝的壽豐溪河道監測過程30餘年的工作成果紀錄片,吸引將近50位居民扶老攜幼前往,萬榮鄉公所機要秘書張明賢、建設課長黃文宗、代表會主席潘元基、代表梁光明及村長王依美等多位地方人士到場參與,現場座無虛席。
花蓮山林景貌豐富多樣,但因臺灣東部的地質條件,加上地震、颱風及豪雨影響,導致山區崩塌土砂往下游河道運移。民國73年壽豐溪上游支流發生大規模崩塌,土砂堆積高度超過40公尺,隨後又因颱風豪雨影響,土砂持續向下游流出,影響下游聚落與鐵公路安全。有鑑於此,林管處在崩塌發生後立即投入河道調查監測工作,迄今已超過30餘年,期間調查所累積的大數據對林管處的國有林集水區治理工作助益甚大,這項工作採逐年滾動檢視集水區的土砂變遷,化被動防災為主動管理,精進集水區土砂管理模式。
活動首先播放由林管處籌拍的「與溪同行-壽豐溪治理三十年全紀錄」紀錄片,片中採訪歷年參與治理過程的專家、學者及當時的地方居民,細說從頭,記錄從民國73年面對堰塞湖災害,因災後治理需要,長期辦理河道監測工作,邀集國內專家學者參與土砂治理,以及透過當時日本「全国治水砂防協會」的協助,臺日雙方共同完成治理規劃與工程設計,並於民國84年完成主流一號防砂壩工程,保護下游聚落安全,是一部壽豐溪災後重生的珍貴完整紀錄。
林管處長楊瑞芬表示,為了守護山林資源、減輕土砂災害影響,林管處持續監測轄管國有林範圍,逐年進行全區衛星影像調查,建置溪流重點區段土砂輸出模式,從崩塌坡面開始,透過地形測量、無人飛行載具空拍調查、縮時攝影及學術電腦模式預測,充分掌握河道土砂運移至何處,未來土砂輸送的趨勢以及預測未來可能發生沖淤的河段、土砂的變化運移等,全都在林管處的監控中,無一遺漏,也特別感謝部落居民長年的配合,特別辦理說明會將監測成果與居民分享。
與會的萬榮鄉民代表梁光明表示,看到這部紀錄片真的很感動,勾起了許多兒時回憶,林管處的說明會更是別具意義,因為西林部落就在壽豐溪旁,壽豐溪的管理工作等同在守護西林村的安全,如果沒有專業的判斷及有效的土砂管理,保護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都只是空談,建議林管處應繼續長期辦理這項工作來保護西林部落以及下游保全對象的安全。
此外,民眾最關心壽豐溪的河道土砂清疏的相關進度,林管處則回應,在壽豐溪上游及主流一號防砂壩壩後區域,進行長期河道斷面測量比對及監測,目的是要在災害發生前主動先充分掌握情況,防患於未然,而不是被動的待災害發生再搶救,林管處日後也將持續辦理壽豐溪集水區河道測量及調查監測工作,以掌握土砂變化趨勢。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957
最後更新日期: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