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保署花蓮分署召開馬太鞍溪堰塞湖應變會議 相關權責單位配合分工

:::
202508/06
颱風「薇帕」外圍環流造成花蓮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國有林地發生大規模崩塌,導致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於7月26日即啟動緊急調查與風險評估,並於8月4日協調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直升機執行空中勘查,初判尚無立即潰壩危險。但由於下游約11公里處為萬榮鄉明利村,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於今(6)日邀集相關權責單位召開應變分工會議,研商堰塞湖影響範圍、災害應變等防減災預防措施,並提醒各單位儘早進行模擬疏散避難演練工作。

根據林業保育署航遙測分署出動飛機航拍取得的最新航照資料顯示,堰塞湖土方壩體高度約250公尺,長度更長達1,700公尺,目前堰塞湖蓄水量約1,660萬立方公尺,湖面與可能溢流口尚有約94公尺高差,短期壩頂並無溢流風險,經初步評估,其天然壩體尚屬穩定,危險度不高,不過為審慎計,花蓮分署已展開潰壩模擬與風險評估作業,並透過衛星影像蒐集、航空攝影及無人機空拍等方式,掌握堰塞湖水位及壩體最新變化。而分署也刻正規劃前往現場裝設水位計、雨量計及監視設備等監測儀器,以利即時掌握相關應變資訊。

花蓮分署表示,由於該堰塞湖下游有台9線馬太鞍溪橋、公私有河防設施及河道兩岸聚落,行政區涵蓋萬榮鄉明利村、光復鄉大馬村、大平村、東富村,以及鳳林鎮長橋里、大榮里與山興里等。為降低災害風險,花蓮分署於今日會議已請花蓮縣政府、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交通部公路局、臺灣鐵路公司及萬榮、光復、鳳林鄉公所等相關權責單位,啟動跨機關預警監控與防災整備機制。若後續監測發現水位變化達到警戒值,花蓮分署將請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依程序啟動封溪、勸離及其他必要之應變措施,以維護民眾安全。

水利署九河分署於本次會議表示,將會配合檢視警戒範圍內河道清淤、開口圍堵、協助介接CCTV及提供租地瓜農通知清冊。農村水保署花蓮分署表示,會即時提供更新最新衛星影像圖資予林業保育署。花蓮縣政府及所屬各級單位也將依據調查結果,逐步進行保全戶名單造冊、預為準備疏散避難等工作。交通部東區養工分局花蓮工務段、中華電信有限公司花蓮營運處也表示,會全力配合林保署花蓮分署裝設監測儀器工作。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黃群策分署長說,堰塞湖的預警應變工作、防減災措施機制,需各單位分工合作,才能在有限時間內做最完善的準備,盡可能減輕災害衝擊,以確實達到「減災」、「整備」、「應變」之災害管理,也非常感謝各單位全力協助。

花蓮分署也再次呼籲,請民眾與遊客近期切勿進入馬太鞍溪溪床及周邊河道活動,避免潛在風險。分署將持續與相關單位密切合作,加強監測與資訊發布,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85 最後更新日期: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