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私協力見成效 花蓮綠網串聯生態廊道 平地重現大型哺乳類動物

:::
202312/12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8日舉辦「花蓮生態保育綠色網絡發展建置計畫」成果分享與交流大平台會議,邀請32個公私部門、社區居民、NGO團體等共69人參與,分享交流6年來推動及建構花蓮區域綠網努力成果。會中播放大農大富生態廊道示範區改善成果影片,台灣野山羊、水鹿、黃喉貂等中高海拔動物驚喜現身,顯示平地森林串聯生態廊道功能逐見成效,整體綠網推動成果受到與會NGO及專家學者高度肯定。

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自107年起發起平台會議,緩步建構起花蓮區域綠網關係權益人、機關單位、NGO團體、社區部落及在地學者間人網連結。6年來共舉辦28場次大小平台會議,針對不同生態課題凝聚共識、提出改善方案並且落實合作,各項跨域改善方案皆獲致階段性重大且具體成果。

會中分享跨單位合作溪流治理改善、關注物種保育、里山倡議等成果。其中大農大富生態廊道示範區交通節點改善最受矚目,透過與公路局、第九河川分署合作,發現原屬中高海拔的中大型哺乳類動物,如水鹿、台灣野山羊等,逐漸現蹤,未來再搭配鐵道局執行花東地區鐵路雙軌化工程大農大富段延長鐵橋段,增加廊道通透性,相信成果將更令人振奮。

跨域溪流治理部分,花蓮縣政府改善大不岸溪河口構造、農村水保署花蓮分署執行NbS(以自然為本的解方)規劃,初步顯示洄游性生物逐漸回到大不岸溪流中,明年還將增加中溝溪改善治理工程。九河分署長王國樑分享鱉溪治理改善情形,精彩呈現工程單位如何改變思維推動以自然為本的改善工程,並承擔起與公私部門對話的重責大任,逐步翻轉外界對工程人思考制式的刻板印象,不再只注重冷冰冰的水域治理數字,而是轉變為更溫暖的參與管理水域生態作為。

物種保育成果聚焦在花蓮之寶-台灣狐蝠,縣府逐步透過重要棲木的調查跟保存,擴大狐蝠族群;理想大地跟花蓮分署及林業試驗所合作,讓在野外消失40餘年的赤箭莎能原地跟異地保育;官田知名的凌波仙子-水雉在花蓮也有近50隻族群,透過公私協力與玉里鎮公所合作,創造更適合水雉的棲地,並透過保育水雉連帶保護到不同的水域生態系統。近年政府大力推動的生態服務給付方案,與生產跟生活息息相關,也獲致不少成果。縣府表示,農友從不瞭解到加入後對於農地可找回眾多消失物種感到驕傲。會議最後由東華大學教授李光中分享結合生態、生活、生產的里山倡議成果,具體呈現綠網最終想目標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願景。

平台會議除提供關注環境議題的討論空間外,也增進不同機關與NGO團體間的對話與了解。代表在地NGO、會議共同主持人廖美菊表示,過去民間與公部門多是對立或緊張關係,透過平台會議建立彼此信任感,也理解新世代公務員的辛苦與付出,在在凸顯花蓮區域綠網連結公私部門間人網的可貴性。

花蓮分署感謝各合作夥伴的努力,成功建構花蓮綠網,未來會持續深化交流與合作,共同完成建構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生態綠網世代工程。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165 最後更新日期:2023-12-12